日期:2025-08-14 05:51:23
展览预告
重现梅兰芳大师民族气节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
傲骨梅香——梅兰芳的抗战岁月主题展
在梅兰芳纪念馆开启预展
展览内容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为集中展现梅兰芳抗战时期的精神风骨,梅兰芳纪念馆特别策划的“傲骨梅香——梅兰芳的抗战岁月”主题展览将于当日在该馆西跨院展厅开启预展。展览以珍贵的图片、实物为核心,通过五大板块串联起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艺术坚守与民族气节,更以复刻场景、AI技术等创新形式,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展开剩余74%作为享誉世界的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舞台形象是以柔美灵动著称,而在抗战烽火中,他却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傲骨,在他的人生舞台上书写了更为厚重的篇章。展览前言中提到:“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关注社会问题的《一缕麻》《宦海潮》,到抗战初期鼓舞军民斗志的《抗金兵》《生死恨》,梅兰芳始终将艺术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毅然蓄须明志、息歌罢舞,以生命沉默和艺术留白彰显不屈和无畏。抗战胜利后重返舞台时,台下如潮的掌声不仅为艺术而响,更为一位艺术家的民族气节而动容。”
本次展览以“醒世·台上的战斗”“静默·可贵的留白”“不渝·妙笔绘壮志”“再绽·重见梅兰芳”“流芳·演剧担道义”五个部分,系统梳理梅兰芳的抗战岁月。其中,1933年《抗金兵》首演戏单、《生死恨》用“富贵衣”等实物,见证了他以戏为刃、唤醒民魂的努力;1937年冯耿光致梅兰芳的书信、1943年杨畹农的信函,字里行间藏着大师在乱世中的坚守;而1945年10月复出首演节目册,则定格了抗战胜利后艺术重光的历史性时刻。此外,《松柏有本性》(复制品)、《观音像》等书画作品,更展现了他在静默岁月中以笔墨明志的家国情怀。
梅兰芳蓄须时期在“梅花诗屋”作画
梅兰芳《生死恨》戏装照
梅兰芳绘《苍鹰图轴》
《抗金兵》首演戏单
为增强观展沉浸感,展览特别复刻“梅花诗屋”一角,还原梅兰芳当年生活场景;特邀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研究生利用AI技术生成大师声音及动态影像,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傲骨梅郎”隔空对话。从抗战时期的戏单、手稿、书信,到抗战胜利后的节目册、剪报,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梅兰芳“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民族气节,也映照着中国艺术家在时代洪流中的使命担当。
梅兰芳离我们而去已有六十余载,但其蓄须明志的高洁身影和不屈风骨仍清晰可辨。当我们今天弘扬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德艺双馨时,梅兰芳在抗战时期的这段历史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民族气节”——它是在强权面前保持尊严,在诱惑面前坚守原则,在危难之中心系家国,为了民族大义甘愿付出一切的精神品质。梅兰芳先生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爱国者。他的气节与他的艺术一样,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为后世所敬仰和传颂。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入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